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简介
(学科代码:083000)
一、学科简介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源自于环境工程专业,是全国较早设立的36个环境工程专业之一。1993年获得环境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本学科立足纺织印染、石油化工、农业生产、秦岭生态保护等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建立了以压电光催化法、等离子体法、微波法等高能、高活性体系与膜分离技术、生物技术相结合解决纺织印染废水等难降解环境污染的独特方法,形成了显著的学科特色。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合理、知识结构均衡、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学科基础设施完备,建有西安市“纺织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资源化与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化学与生物新技术及环境修复理论与技术等研究室,配套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拥有原子吸收、色谱仪等价值约两千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近五年本学位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1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学术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也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二、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方面的能力,能结合学科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培养能够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监测、规划、评价、运行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有: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污染物迁移理论及技术、环境修复领域与技术。
(1)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水、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控制的理论与技术,包括生物处理技术、多相光催化氧化、环保材料表面改性、纳米催化剂合成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等。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逐步形成了以等离子体法、光催化法、微波法等高能、高活性体系与膜分离技术、生物技术相结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路,建立了解决膜污染、烟气脱硫脱氮的独特方法,以此培养学生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研究的能力。
(2)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及资源化
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及资源化主要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过程、污染控制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理论与技术,形成了纺织、农业等行业环境废弃物资源化及其综合利用的新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环境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3)环境修复理论与技术
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及资源化基于环境力学方法、环境化学与环境生物学方法,研究土壤、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处置及生态系统修复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机理,发展环境介质及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环境修复的科学研究能力、环境修复工程等相关的工程领域的数值计算能力及设计能力。